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這一天過去之后,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白天都會慢慢的變長,黑夜就會逐漸變短。在很多地方,冬至過后,就會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最冷的時間一般在三九。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冬至吃湯餃子還是干餃子?
都可以,只要做熟了就能吃,一般沒有很大的講究。
因為冬至吃餃子是我國傳統習俗。冬至吃餃子源于醫圣張仲景。當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面包上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
冬至排在24個節氣首位,稱之為“亞歲”,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在古代,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冬至過后以寒冷天氣為主,故人們進補偏于溫熱、補養陽氣以抵御寒邪。餃子是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卜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

2
冬至是最冷的一天嗎
不是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3
冬至來源
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肚寮武洝飞踔劣小岸链笕缒辍敝f。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