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保存得當則可以“永流傳”,很多偉大的頂級雕塑藝術品存留至今,你對于雕塑有哪些了解呢?本文就為大家帶來了世界十大雕塑,如人物雕塑中著名的擲鐵餅者、大衛、思想者雕塑等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世界十大著名雕塑作品排行榜吧!
世界十大著名雕塑作品排行榜
1、思想者,2、大衛,3、米洛斯的維納斯,4、獅身人面像,5、擲鐵餅者,6、哀悼基督,7、納芙蒂蒂,8、抱鵝的少年,9、復活節島石像,10、自殺的高盧人。
1、思想者

《思想者》(法語名:Le Poète)是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創作的雕塑,該模型在羅丹的指導下有多個雕塑,最主要的雕像為青銅,底座為大理石材料,現藏于巴黎博物館。1880年制作的石膏模型,現藏于巴黎羅丹美術館。
《思想者》塑造了一個強有力的勞動男子沉浸在極度痛苦中的姿態。這件作品將深刻的精神內涵與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體,體現了羅丹雕塑藝術的基本特征。
《思想者》是羅丹整體作品體系中的典范,也是對他充滿神奇的藝術實踐的體現和反映;更是對他所建構并整合人類藝術思想—羅丹藝術思想體系的見證。
2、大衛

《大衛》是1501—1504年間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創作的大理石雕塑,現收藏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此雕塑為大理石雕像,高3.96米,連基座高5.5米。該雕像展現了一個年輕有力的裸體男子形象,體態健美、神情堅定、肌肉飽滿、有生命力,似乎能夠感覺到人物身體血管的跳動,更突出了大衛作為一名英雄的高大形象。
《大衛》體現了人體的神圣美與大衛即將迸發出的巨大熱情,從而成為西方美術史上值得夸耀的男性裸體雕像之一。
3、米洛斯的維納斯

《米洛斯的維納斯》又稱《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斷臂的維納斯》是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創作的大理石雕塑,現收藏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雕像表現出的愛神維納斯身材端莊秀麗,肌膚豐腴,美麗的橢圓形面龐,希臘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額和豐滿的下巴,平靜的面容,流露出希臘雕塑藝術鼎盛時期沿襲下來的思想化傳統。她那微微扭轉的姿勢,使半裸的身體構成一個十分和諧而優美的螺旋形上升體態,富有音樂的韻律感,充滿了巨大的藝術魅力。
4、獅身人面像

古埃及法老雷吉德夫根據父親胡夫的肖像建造了獅身人面像這座紀念碑。把其父看做是太陽神拉,這也屬雷吉德夫的宣傳手段之一,以恢復人們對王朝的敬畏。此像高二十米,長五十七米,面部長約五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上刻著“庫伯拉”(即cobra:眼鏡蛇)圣蛇浮雕,下頜有帝王的標志--下垂的長須,一只耳朵就有二米多長。
數千年來,斯芬克斯一直被沙掩埋至肩部,在撒哈拉沙漠的地平線上露出一個奇異的頭顱,1817年,熱那亞的探險家喬瓦尼·巴蒂斯塔·卡維利亞上尉帶領160人想把石像挖出來,但沙子快速填回挖開的沙坑,這次近現代史上對斯芬克斯的首次挖掘失敗了。直到上個世紀30年代末,埃及考古學家薩利姆·哈桑最終將巨像從黃沙中解放出來,當時《紐約時報》宣稱:“斯芬克斯終于從無法穿透的遺忘陰影中走出來,成為地標。”
5、擲鐵餅者

《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刻家米隆于約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銅雕塑,原作已經丟失,復制品現收藏于羅馬國立博物館、特爾梅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稊S鐵餅者》取材于希臘現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刻畫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具有表現力的瞬間。雖然是一件靜止的雕塑,但藝術家把握住了從一種狀態轉換到另一種狀態的關鍵環節,達到了使觀眾心理上獲得“運動感”的效果,成為后世藝術創作的典范,也是研究古希臘雕刻的重要資料。
《擲鐵餅者》表現了投擲鐵餅的一個典型瞬間動作:運動員上身倒向右轉,前傾成弓狀,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臂接在右膝,右手握著鐵餅轉向后側。
6、哀悼基督

《哀悼基督》是公元1498年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現收藏于羅馬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作品中圣母的形象典雅而沉靜,默默地俯視著躺在她雙膝上的死去的基督,她年輕而美麗,沒有給人以過于悲傷和痛苦的感覺。雕塑中體現得更多的是人文主義的精神而不是宗教的氛圍。顯然這件作品帶有作者早期雕刻的風格特點,這個時期主要是對古典風格和題材的繼承,運用了穩重而優美的寫實手法。
雕像中,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傷痕,臉上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橫躺在圣母瑪麗亞的兩膝之間,右手下垂,頭向后仰,身體如體操運動員一般細長,腰部彎曲,表現出死亡的虛弱和無力;圣母年輕而秀麗,形象溫文爾雅,身著寬大的斗篷和長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體,左手略向后伸開,表示出無奈的痛苦;頭向下俯視著兒子的身體,陷入深深的悲傷之中;細密的衣褶遮住了她厚實的雙肩,面罩卻襯托出姣美的面容。
7、納芙蒂蒂

納芙蒂蒂(Nefertiti,公元前1370年-1330年)是埃及法老阿肯納頓的王后。納芙蒂蒂是埃及史上最重要的王后之一,傳說她不但擁有令人驚艷的絕世美貌,也是古埃及歷史中最有權力與地位的女性之一。1912年,一位考古學家發現了納芙蒂蒂的七彩半身像,她也隨即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封面女郎,并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8、抱鵝的少年

《抱鵝的少年》(又名《抱鵝的小孩像》《戲鵝的兒童》《小孩與鵝》),是古希臘雕刻家波厄多斯在約公元前200年創作的大理石人物雕塑。該作品現收藏于德國慕尼黑國立古代雕刻館。雕刻家用輕松的幽默,成功地表現了小孩的生活情趣,出色地刻劃了小孩的體態和動作,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這一作品結構巧妙,形象逼真,在古代就享有盛譽,很受人們歡迎,使人們在天真活潑的兒童形象中,聯想到蓓蕾初放的生命活力,堪稱西方藝術史上的杰作。
9、復活節島石像

摩艾(Moai),另譯:摩阿儀、摩埃、毛埃,是位于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的一群巨型人像,遍布全島,是智利的旅游景色與世界遺產之一。有些摩艾會被放置在名叫“阿胡(Ahu)”的石頭站臺。關于這些石像的來歷,在島上的原居民連自己也說不清,考古學家們有多種說法,但至今沒有定論。在復活節島的全境內,已知約有887尊的摩艾,多數的摩艾被破壞與推翻倒地。島上也有留下許多未完成的石像。
10、自殺的高盧人

《自殺的高盧人》是公元前2世紀被創作出的青銅雕塑,作者不詳,是小亞細亞柏加馬王國衛城廣場上雕塑群像中的作品之一。原件現已亡佚,現存的是發現于羅馬的大理石摹制品,現藏于羅馬特而默博物館。該雕塑本是要揭露侵略者的悲慘遭遇,卻過分強調了高盧人的尚武精神,把敵人的英勇不屈的氣概表達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