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為病邪入侵人體肌表所致,采用穴位刮痧療法,具有解表祛邪,開竅醒腦,宣肺散寒,清熱泄毒之功,又可疏通氣血,通暢五臟六腑之經氣,此外還能疏導和興奮神經,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和活化細胞,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刮痧對肝有好處嗎?
通過刮痧可以疏肝解郁,清肝明目,對于因肝氣郁結,肝火旺盛引起的問題,如脾胃功能失調,月經異常,目赤腫痛等癥有良好的治療功效。

2
感冒刮痧有壞處嗎
感冒后,只要身體沒有特別虛弱,癥狀不是特別嚴重,那么適當刮痧是不會有壞處的,但是注意不要過度刮痧,過度刮痧就會有壞處產生:
1、經常刮痧,不加節制會造成皮外組織損傷,不但無助于緩解疲勞,還會加重身體負擔。
2、對于本身氣血虛弱的人而言,刮痧會耗氣,經常刮痧會導致精神不濟、渾身乏力、頭暈等,讓身體變得更差。
3、對于有皮膚潰瘍或者其他皮膚病癥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卻是一種煎熬,而且會對本來就脆弱的皮膚組織造成更大傷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4、對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臟、肝臟功能有問題的朋友,刮痧也是應該極力避免的,容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3
發燒刮痧刮哪里
1、大椎穴
大椎穴是督脈與人體6條陽經(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胃經、膽經、膀胱經)交匯之處,6條陽經的陽熱之氣由此匯入本穴并與督脈的陽氣上行頭頸。因此大椎穴可以總督一身之陽氣。
位置: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正坐低頭,頸后最高點,會摸到兩個椎骨,上方的是頸椎,下面的是胸椎,之間的凹陷中即為大椎穴所處位置。刮拭長度:大椎穴上方5cm刮至下方5cm?力度稍大,速度快一點的泄刮。20板左右,刮至出痧或刮拭部位微微發熱即可。
2、曲池穴
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手肘關節連接點凹陷處。曲池穴可解表熱、瀉內火。
3、合谷穴
又名“虎口”,是大腸經一個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位置:處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間,食指拇指并攏,虎口處出現隆起肌肉,對應的凹陷處。合谷穴可升清降濁,疏風散表。
大腸經大腸經全名手陽明大腸經,手臂上陽氣最盛的條經絡,邪熱必刮經絡。重點刮拭手臂部分:可以分三段進行刮拭:上臂、肘窩、下臂和手,每段刮拭20板左右,刮至出痧或微微發熱即可。
總結:皮膚是十二經絡之氣散布的部位,經絡通則不痛,痛則不痛,感冒的時候身體會出現各種疼痛現象,刮痧能有效疏通經絡,緩解感冒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