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的理論中,臟腑和經絡表里對應,當某個內臟器官活力較差時,其相應經絡的活力也相對差。例如胃有寒象時,用手摸胃的部位,可以感覺到溫度較周圍低,這時這部份皮下的生理活動一定比周圍差,當然就會堆垃圾了。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膽經在哪里?
膽經在下肢的巡行路線是沿股、下肢外側中線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間。有個很容易找到的標志,就是沿著褲子中間的那條線至膝蓋側面處,主要是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四個穴位。
本經一側44穴(左右兩側共88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外側面,29穴在臀、側胸、側頭等部。首穴瞳子髎穴,末穴足竅陰穴。主治胸脅、肝膽病癥、熱性病、神經系統病癥和頭側部、眼、耳、咽喉病癥,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癥。

2
膽經怎么敲
1、敲膽經要敲兩條腿,不然的話一條一腿粗,另一條腿細就不好了。
2、中醫有句話叫做“離經不離穴”,所以敲膽經只是敲得大腿外側的膽經有點發熱、發麻,就可以達到刺激膽汁分泌的效果,并不要求很正確的穴位,當然如果能夠敲到位最好。
3、辦公族可以利用工作間隙,坐位時敲打,也可以坐在床上伸直雙腿,用拳頭去捶大腿兩側。
4、可以一天敲一次,也可以兩次,反正有空就敲一下。
5、不需要敲到小腿上,小腿上膽經與胃經的位置不好區分,而且操作起來也不是很方便。
注意:晚上11點以后不能敲。
肝膽是表里臟腑,晚上11點后敲膽經容易造成肝臟上火的現象,同樣臉上有痘痘和肝火旺的人亦不適用于此方法。

3
敲膽經的壞處
1、懷孕的女士不適合敲膽經
懷孕的女士此時為了繁育下一代,吸收能力已經非常好了,她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所以,懷孕的女士如果營養豐富的話,可以解決你以前很難解決的一些身體問題。各位女士應該珍惜這段寶寶給你帶來的黃金時間,不但孕育出一個出色的寶寶,而且把自身的身體養的好好的。這也是有些女性懷孕一段時間后,會感覺身體不是很舒服,其實這種不舒服很多是身體血氣旺了,處理身體疾病的一個癥狀,人在身體變好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生病的癥狀的。在這里,筆者也要發一下感慨,人類確實是非常非常精密智能的儀器,人體是最愛我們自己的。當女士懷了下一代后,居然吃什么都行,吃什么都能消化的了,人體真是神奇。人類要想健康,只要善待我們自己的身體,尊重自然規律(敲膽經,早睡覺),就一定能夠長命百歲的。
懷孕的女士怕疼,疼對胎兒不利。畢竟敲膽經有疼痛感。所以應該杜絕有疼痛的事情出現。
2、來例假的女士。
來例假的時候,身體分泌機能比較紊亂,而且此時血氣比較差,通過敲膽經輔助打通膽經和促進膽汁分泌的意義也不是特別大,畢竟,打通膽經也是需要血氣支持的。建議女性在例假期間多多休息,避免著涼,待月經干凈的時候恢復敲膽經。
3、患血小板不足的人士,不適合敲膽經,
可以改敲為捏或按的方式,以免出現微血管破裂而無法止血。
4、曾經做過器官移植的人士,不適合敲膽經,
因為敲膽經會促成血氣提升,血氣提升后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的排斥作用。
5、血氣比較低的人士,微血管比較硬脆,敲膽經后容易出現淤血,
建議你減小敲膽經的力度。敲出淤積本身就耗血氣了,得不償失。所以要控制好力度,不要太大勁了,寧可時間久點,敲到熱為止,也不要使用蠻力
這里特別強調一下小孩子敲膽經的方式,小孩皮膚嫩薄,不需要和成人一樣通過捶打的方式敲膽經。而只需要輕輕推他的大腿外側,或者輕輕的揉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