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時,在全身放松、虛領頂勁、立身中正的姿勢下,口唇微閉、齒輕合,舌尖舐上腭,進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有順逆兩種。腹式順呼吸的練法如下:緩緩從鼻孔吸氣,用意引導,氣體有徐徐下行的感覺,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太極拳適合哪些人?
有興趣的人群都適合。太極拳無論什么時候學都不晚,但是越早學則受益越多。三四十歲開始練習太極拳是非常好的時間,五十歲學稍晚些,六七十歲方學也可有活動健身之用。但如今人們普遍工作繁忙,又要照顧家庭,專心投入學習太極拳的時間受限,所以一般認為最適合學習太極拳的人群為退休后的老年族群。

2
打太極拳怎樣做到腰胯放松
對於初學太極拳的愛好者來說,欲練松胯就先要明白胯之所在。在生理學上所謂的胯,系指股骨上節,大腿的折疊下陷處。換句話說,我們通常把腰和腿之間的部位叫作胯,胯關節由 骶髂關節、髖關節、髖骨與脊柱的韌帶聯合、恥骨聯合、骨盆等部分組成。練松胯的重點之一是體悟搖臀蕩胯。所謂搖臀,是以臀部一側胯關節為同心,以骨盆為半徑的旋轉運動;蕩胯則指弧線提胯和弧線落胯運動。放松 骶髂關節對加速松腰起到重要作用,行拳時從大腿根部放松,注意操練髖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如此達到開活兩胯的作用。另外, 注意放松胯關節,并放松臀部及腰部的肌肉,不能死頂骨盆,夾僵胯部。

3
飯后多久可以打太極拳
最好在飯后一小時之后再練太極拳。飽食后,全身血液需供給胃腸消化吸收而用,如果立即進行鍛煉,則會把大量的血液從消化系統中轉到肌肉、心臟、運動器官去,相應地減少了胃腸消化時所需的血量,亦妨礙了它們的正常工作。因此經常飯后劇烈運動的人,容易得胃腸系統的疾病。飯前空腹時由于體內能源不足,練太極拳雖然消耗不大,但總需有些能量物質供應才可適應。我們都知道運動需要大量的血液來提高氧分,但是飯后是消化,腸胃運動的高峰時期,如果我們飯后立即運動的話導致血液多流向運動的肌肉和骨骼,導致腸胃的消化過程受阻,飯后運動肚子痛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有體會吧,這就是直接體現。久而久之,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就容易引起更多的腸胃疾病。比如說,常見的胃病、闌尾炎等。一旦造成腸胃疾病之后,就會伴隨著你一輩子,餐餐都的謹慎你的飲食,一不注意就會痛苦不已,真心難受。所以運動固然重要,但也一定要謹慎,善待腸胃。